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济源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n/)- 数据工具、数据仓库、行业智能、CDN、运营!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万亿工业互联网,巨头下

发布时间:2020-11-24 03:07:33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产业家,作者 | 直子 万众期待的苹果新机发售前,最忙的不是苹果工程师,而是富士康的工人们。他们为了赶制新品,放弃国庆假期,24小时不停歇。 01从流水线到平台化生产 传统工业制造时代,工人们就是流水线上的小小螺丝,日复一日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产业家,作者 | 直子

万众期待的苹果新机发售前,最忙的不是苹果工程师,而是富士康的工人们。他们为了赶制新品,放弃国庆假期,24小时不停歇。

01从流水线到平台化生产

传统工业制造时代,工人们就是流水线上的小小螺丝,日复一日地忙碌着,单调而机械。

上世纪80年代末,富士康的第一个大陆工厂落户在深圳宝安区,此后的三四十年间,富士康逐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这个标签几乎很长一段时间都和「中国制造」紧密相连。

纵观历史,中国的廉价、密集劳动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的一个奇迹。而富士康一类的工业龙头制造企业正是这一奇迹背后的推动者。

纪录片《制造时代》中讲到一个故事,在广东东莞一名19岁的年轻人鲁创裕,因为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而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岗位。后来,他积极加入机器人培训班,通过技术培训成为了一名工业机器人调试员,和父辈相比多了一份可以谋生的新手艺。

万亿工业互联网,巨头下

从流水线到平台化生产的变革在影响着每一个个体,也意味着要撕掉传统模式下「代工制造」的标签。

富士康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胡国辉曾经表示,「看看今天的年轻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从事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所以我们很难招募年轻人来做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尽快将这些工作流程自动化。」

传统的工业模式已经逐渐走到了尽头,自动化进程开始大举入侵。智能机器人不仅仅能代替人从事干枯乏味危险的工作,也有效地缓解了效率焦虑。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停摆,而富士康「熄灯工厂」却昼夜不息。曾经拥有100万员工的工厂,转身变为只有机器轰鸣声的全自动化生产线,让人不胜唏嘘。

报道称,原本需要318人的生产线,如今只要28人就能24小时昼夜不停地运转。无人驾驶车在其中自动运送物料,维护机台,工程师只需看着系统数据的变化。

目前,富士康已经拥有10条熄灯生产线,部署了逾4万台由公司内部研发和生产的「Foxbot」工业机器人。偶尔有工人打着手电巡视其间,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工业互联网根本上来讲是把人、机器、各种移动终端连接起来,通过传感器监控制造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这些环节进行精准控制和效率提升。

平台是基石,而数据是看不见的发动机,把生产的每一个流程更加系统性地数字化。平台化的生产正在帮助富士康实现从代工厂到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转型。

2017年,富士康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BEACON,首度向外赋能中小企业。

2018年,工业富联怀揣着郭台铭的一腔「工业互联网」之梦上市。当时郭台铭对工业富联寄予厚望,「富士康也要走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之列。」

大洋彼岸,同样的剧本早已在上演。

2013年,美国GE推出大数据分析平台Predix,这是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被业界奉为鼻祖。

GE前CEO伊梅尔特坚信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的未来。

他豪言道,「GE昨天还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一觉醒来已经成为一家软件和数据公司了。」尽管Predix后来不得不面临被迫出售的窘境,但这个伟大的愿景早已为后来者奠定了基调。

此后老牌德企西门子也深受其影响,建立了MindSphere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国内一批制造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启布局。

雄踞在二线城市的大型制造企业利用其自身制造业的深厚积累,或内部「孵化」,或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研发,这当中包括沈阳机床的iSESOL工业云、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海尔COSMOPlat平台等等。

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之中多了一个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名字--贵州茅台。贵州茅台,正在借助浪潮平台的大数据、物联网、5G和卫星遥感等技术,实现物资供应链业务的全链条打通,可追溯每瓶酒的生产、原料等数据,以保证酒的品质。

茅台董事长袁仁国表示,「我们要变酿造为智慧酿造。」工业互联网的星星之火,俨然已成燎原之势。

02 入局的「改造者」

与富士康和茅台一样,大量传统工业制造企业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都搭上了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列车。

但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技术栈和语言。传统行业把控着制造的源头和数据,互联网公司有着新工业革命所需的技术和方法论,他们互相「暧昧」,却很难把工业互联的梦想进行到底。

如何弥合这当中的鸿沟,是BAT等互联网大厂的最需要考虑的事。

2009年,阿里率先开启了云平台的研究,并积极与交通、制造等领域的工业企业合作推进工业云平台的建设,而下基层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步。

阿里云ET工业大脑的算法工程师下车间、爬锅炉是日常,用阿里云原总裁胡晓明的话说:阿里云已经把研发平台放到车间里,工程师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调优。

「在车间写代码比在办公室还要高效!」工程师们在生产车间笔记本电脑不离身,因为在一线,AI模型的调参效果将立时可见,效率远远超过实验室。要真正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算法工程师们需要了解很多跨行业的知识。

「这就要求团队既要懂算法,又要懂制造,这样的跨界人才太难找了」,阿里云算法工程师邓超邓超说。

「下车间学习」就成了摸底一线学习知识的最快手段,但是算法工程师去学制造,也会耽误大量的时间,邓超他们花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完成对制造基础、业务痛点、数据质量的了解。他们爬到8米多高的锅炉上,跟工人师傅了解每一个器件的作用。

而车间的员工对这些网联化、智能化升级也不是很感冒,甚至会担心革了自己的命,因此会处处掣肘。工业互联网的高瞻远瞩,到了执行端却困难重重。

最先试水工业互联网的阿里,碰壁不少,但丝毫没有影响其他几家互联网巨头入局,大家都想吃到这块大蛋糕。

2010年腾讯开放平台首批应用入驻,腾讯云正式对外提供云服务。

2011年,华为依托强大的资金和云计算实力,发布了华为云平台,面向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包括云主机、云托管等基础云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

而百度则是奉行「All in AI」,toB的工业互联也是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百度在几家中率先吹响了AI产业化的号角,目前百度的AI已经应用到超过15个行业。

虽然没有阿里入局早,但是百度想用AI来实现弯道超车,并率先发布了AItoB平台。

百度认为,工业互联网将是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构建制造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在传统汽车的智能化升级方面,百度也是早早发力。百度的无人驾驶挖掘机团队在2018年就实现了「无人挖掘」。技术人员「把电脑搁在废弃的轮胎上,把键盘放在土地上」,研发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挖掘解决方案。

团队首创的基于视觉AI的无人挖掘技术,最大亮点是低成本、可量产,而成本和量产正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所在。

到车间去,到锅炉房和炼钢厂去,到田间麦垄的挖掘机去。也许那里才是互联网的下半场。

03「以销定产」的未来工厂

近年来,随着BATH的布局开始发力,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

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已有269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

(编辑:济源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